Dental 夫人文真推薦這本龍應台的新書,作為本月份的讀書會讀本. 龍應台女士使用了各種能夠想像得到的交通工具, 披星戴月 大江南北採訪了眾多當年事件的當事人, 收集了各種的文獻 史實資料, 閉關寫作了400天, 完成了這本15萬字的新作. 掀起了廣大讀者的迴響, 也激怒了對岸而成為中國的禁書.
此次讀書會成員一致認為, 本書讓我們更清楚看到, 戰爭的殘酷不仁和引發戰事者的不公不義. 也都認為國民黨和共產黨欠兩岸人民很大的道歉. 我想如果沒有當年的那場不公不義的國共內戰, 就沒有現在的兩岸問題, 也應該不會有當今台灣的藍綠問題. 當年主事者的愚蠢決定與作為, 現在由我們來承擔造成的慘痛後果. 真的, 如作者所說 : 太多太多的不公平, 六十年來沒有一聲對不起. 現在, 對岸將此書監禁, 如同駝鳥. 不知此岸的主政者對此書有何看法, 是否會做對臺灣人民真正有利的決擇與作為. 不讓臺灣再有戰事發生.
一九四九大流離大遷徙 廖文真
我妹妹廖師真(斌斌),福州製造、大溪交貨,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秋天誕生。同年出生的,今年正歡慶走過一甲子。師真出國深造時,爸爸寫了首<示斌兒>:「憶昔播遷日,汝在腹中時。間關渡瀛海,褓抱復提攜。艱虞久違難,客寓在大溪。生小美資質,穎悟過群兒。貞彊知莊敬,言笑肅豐儀。精勤能力學,每不負所期。今喜兒成立,我鬢已如絲。駕言將遠遊,能不長依依。歸來報邦國,公爾當忘私。盡心興復計,莫謾讓鬚眉。神州生民苦,解懸豈能遲。奮翮鷹揚去,學海廣無涯。臨事多謹慎,實心辨是非。待人務懇摯,誠心行所宜。羽毛幸豐滿,振翼宜高飛。旅途多珍重,時復慰我思。劬勞懷母氏,長念報春暉。古有贈言意,寫此勉兒詩。」
我家的一九四九,爸爸廖從雲34歲(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媽媽陳慧如25歲,在福州都有職業並已生養了三個女兒:孟真(真真)36年次、文真(瑛瑛,37年次,雙胞胎,妹琳琳抵台後不久因病欠缺醫藥費夭折,來不及報戶口,是爸媽的錐心隱痛)。早於民國三十五年即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日產鹽田時擔任高級主管,定居台南的二伯未能及時伸援,則是媽媽不能釋懷的心頭最恨。祖母與五伯一家隨後來台,住在桃園。五伯輾轉請託友人臨時通知我爸媽全速奔向碼頭趕搭運載木材的輪船,倉促由福州來到了高雄。媽媽與外婆就此永別。「看起來毫不重要的片刻的決定,都可能是一輩子命運的轉折點。」一窮二白的爸爸攜家帶眷,嗷嗷待哺,上岸第一要務是找頭路,其後並信守著匆匆拜別時岳母的囑咐及自己的承諾:會包容疼惜耿直剛烈的愛妻,始終不渝。幸運的,適逢省派傅緯武任大溪初中第三任校長,他需要人協助處理校務,爸爸乃前往任教務主任,在該校實施榮譽制度卓然有成。那時教員的待遇極其微薄,但憑夫妻同心協力克勤克儉,仍經營出克難溫馨的家庭氛圍。其後轉任嘉義女中、福建省政府、實踐家專、中國文化大學等,一路奮發向上,言教身教栽培了五個讓父母同感欣慰的兒女。
PP Sofa(詹宏偉)女兒珮宜與吳子靈君十月四日文定喜宴上,男方家長吳秉華老師致詞時,一開口我就認定這位是我們福州老鄉,雖然他的國語其實已講得相當標準。他也是一九四九年出生,擁有一籮筐刻骨銘心的記憶可以述說。我特別送了一本龍應台的新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給珮宜,希望她對公公的時代背景有更多的了解,一定會更喜歡聆聽那些真切生動的家庭故事,產生更多的溫情敬意,成為深受疼愛的好媳婦,讓娘家爸媽完全寬心。藉此獻上我最真摯誠懇的祝福。
龍應台所關照的一九四九,則是跨越民族、疆界、海峽。她為她的德籍兒子開講的這些點點滴滴,是她閉關四百天的作業,探討真正值得追求的價值,也讓我們清楚認識「一九四九」。我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閱讀,以回報作者的認真與辛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