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讓生活更美好

讓生活更美好 廖文真

臨時決定請百合社Jenny(張靜宜)幫我買到四月二十九日機票去上海兩週。世博即將開幕。漢字「世」的書法形狀,原來可以寓意「三人合臂相擁」,而三人又可擴大為「你、我、他」的廣義人類。
生活如何更美好?首先要「和諧」。文藝復興後,許多思想家都把「和諧」放入重要的哲學範疇。「和而不同」,差異性不是問題;有追求美好事物的共同目標才是重點。
2010.4.27城中社寶眷聯誼,享用「兩班家韓式燒烤」:多樣小菜、豬肉、牛肉、海鮮煎餅、石鍋拌飯,我是頭一回嘗鮮,屬於老土。「兩班家」,意指貴族。餐廳牆上竟然看到幾張小幅圖文(兼列中文、韓文),很吸引我。「正以修身,儉以養德」、「事親盡誠,友愛尤篤」、「大福在天,小福在動」,我猜想這家餐廳老闆,選購這種小東西做裝飾品,應是很在意文化涵養,心境也相當開闊深厚吧。
中韓關係源遠流長。遠的不說,近代1896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之中日<馬關條約>中,協定清朝承認朝鮮自主,終止冊封關係。1910.8.22<日韓合併條約>「大韓帝國」滅亡後,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1940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重慶,9月17日在重慶成立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1945年2月根據雅爾達會議,朝鮮半島由中、美、英、蘇四國共管,分為「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及「南韓(大韓民國)」。1948.8.15大韓民國成立。1990年,中華民國與南韓斷交。2010.2.11日本外相岡田克也訪首爾,對於日本在20世紀殖民統治南韓的歷史表示道歉。
最近我也愛看韓劇,驚訝她產量之豐源源不絕,舊檔也不斷重播,廣受歡迎。傳承歷史,迎向未來。根據報導,上海世博會韓國館,展現韓國的開放性、包容性。虛擬導覽員,像韓劇中走出的美麗女主角。而台灣館充滿魅力,火得不得了。萬蝶飛舞,海洋守護,日夜不同表現多樣風情。自1970大阪世博會後,2010台灣才重回世博舞台。台灣的多元,更需要和諧共生的共識。和諧,和睦協調,和好共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智慧的人,當能發現世人這一種隱隱的聯繫。
這次聯誼聚會,我帶了一本<98年散文選>給社長夫人黃秀麗,一本<教育大震撼>給Lighting夫人羅淑玲。Kenny嫂劉昭君送我<無孔不入經皮毒>。「促進友誼」,一向是扶輪社的重點目標;「友愛尤篤」就是「全心全意相親相愛」,這樣的感覺確實美妙。
社長夫人在讀完龍應台演繹時代的<大江大海>後,又讀了齊邦媛教授六百頁詠嘆時代的<巨流河>。我相信過眼經心,她看多了人的真性至情,對於變局、亂局、危局的滄桑之感定更深刻。人際關係的疏離或緊繃,是我們苦惱的來源;國際關係也是一樣。世界大同的理想,雖遙遙無期,我們仍可從自身做起:「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相信明天會更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