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天地情緣盼守護成全

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天地情緣盼守護成全 廖文真

真情流露,比說理動人。寒冬暖流,2009.12.19在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劇院,靜靜緩緩深深流進我心。感謝Art(林清汶)看得起,123日苗栗行時便預告:請把時間留出來給《觀》,你看得懂的。深怕看不懂而辜負了他,我提早趕去參加「演前導聆」。製作人陳念舟,「無垢舞蹈劇場」團長,基隆女婿,台語說得滿漂亮,他鼓勵大家放鬆心情去觀看,抓感覺,看到屬於自己的角度,允許擁有個人的定見。

《觀》(Song of Pensive Beholding)的節目單,重0.8公斤,173頁,我鄰座的女士向我借看一下。如果她後來沒去買一本帶回家,應會後悔;這種難得一見的「節目單」,歐洲觀眾可是拿來當寶貝珍藏的呢。我回去後仔細讀過,才知道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是如何用心找出簡單的英文字來表達舞作《觀》的豐富面向。而整個舞團分工綿密,自動截長補短照顧好每個環節,全力以赴,一言難盡。

《觀》是一齣大地靈魂的神話。<溯><觀水><聽息><觸身><有情><無形><渡鏡><觀止>125分鐘一氣喝成:道具簡單、動作簡化、情節簡潔,卻蘊含多重深意的解讀。這是世界當代八大編舞家之一林麗珍老師醞釀琢磨九年的細活;是她天《醮》、地《花神祭》、人《觀》三段生命故事的終章。她再次以原創性的舞蹈語彙「靜、緩、沉、遠」,引領觀者貼近大地的靈魂。

《觀》仍延續無垢「儀式劇場」的一貫風格,林麗珍將累積多年浸潤常民文化的生命體驗,鎔鑄宗教儀式、集體記憶、以及神話寓言為一體,主視覺取材自老文化的服裝、編織、飾品等各色元素,常有神來之筆。她認為,由先民精細的工藝中,能隱然感受到時間的遞延,不同文化不停對話相互匯流,百態兼容並陳,卻是那麼和諧。

《觀》的觀賞,我感覺怡然,非常享受。雖然自己有時看來急匆匆忙盲茫的,開車風格猶如運將,但多數活動如閱讀、望彌撒、平甩手、超覺靜坐等,長期對緩慢靜默也算訓練有素。「內觀」,就是如實觀察,觀察事物的真面目,並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提昇專注力,使覺知敏銳。其實這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難怪《觀》亦有此效果,讓觀者人人都能平等地獲得實際的效益。眼看著人心貪婪,揮霍大地資源,舞者祈求人心的覺知,含淚緩行,為大地祈福,喚起人心最美的純真善良。《觀》是觀照大地的一首哀歌,誰不動容?

《觀》演出進行至2102時,正持續擊鼓中忽覺天搖地動:原來地神駕到!我同學黃小芩偕母親同來觀賞,散場後我說:剛才地震還真不小,卻沒一點騷動!她說:不是地震啦。是鼓聲不斷堆疊激昂大作的聲勢、特效。我打手機查證,果然花蓮七級、台北四級。而當時劇院內竟能保持平靜祥和、專注虔敬,觀眾實在是太優秀了。演出實在是太精采了。想來「被鼓騙不知的」還大有人在吧?

《觀》服裝設計葉錦添,奧斯卡級人才,城中讀書會曾選讀過他的《繁花》。

而有遠大心胸、理想的林麗珍老師,本身正是一件珍稀藝品。她用真誠創作的藝術魅力啟發開導了我,特別佩服她那嬌弱身軀背後所擁有的勇氣、意志、從容。

2009代表字「盼」。盼天地人和諧關係天長地久,要覺知,更要起而行。

沒有留言: